張東嬌 北京師范大學教授 博士生導師 北京師范大學學校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北京敬文教育研究院 顧問 北京師范大學教育管理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 在《教育研究》等刊物發(fā)表論文百三十余篇,出版《教育溝通論》《最后的圖騰—中國高中教育價值取向與學校特色發(fā)展研究》《學校文化管理》《教育管理學》等學術專著和教材十余部,主持“學校文化建設理論與實踐研究”等省部級項目數(shù)十項,提交相關研究報告數(shù)十篇。研究涉及學校千余所,專家團隊二百余人。 邀請張東嬌老師講課或參與項目請聯(lián)系手機或微信:13910032880 北京師范大學張東嬌老師電話/手機:13910032880 |
張東嬌專欄
我們的學校文化定義問:張教授從事學校文化研究多年,也主持了北京的學校改進項目,可以談談您對學校文化的認識和理解嗎?張東嬌:早在“十二五”教育發(fā)展規(guī)劃期間,北京就提出建設500所文化示范校的任務,以促進中小學高質量均衡發(fā)展。我們主持了相關項目,總結項目啟動階段,北京市中小學校文化建設存在三個問題:一是概念不操作,學校提出某個概念,但對概念的內涵和外延缺乏清晰解釋,也不進行系統(tǒng)操作。二是邏輯不自... 摘 要:文化和文明本身就是涂層,具有保護、裝飾和炫耀功能。作為文化分析的維度之一,文化涂層能夠統(tǒng)合物理、化學、哲學、審美、技術、工藝、情感等多層意義,發(fā)揮對文化研究與建設的提醒和整理作用。在物質相對富裕、追求審美和裝飾的智能時代,形式主義、技術主義和效用主義等單邊邏輯的擴張和盛行引發(fā)文化涂層過度、不足和失衡等問題。運用哲學研究范式和結構主義方法研究學校文化涂層的概念化、結構化和格式化問題,對... · 摘 要 ·循證實踐即循證改進,指消費者需求及其價值觀、滿足需求的資源系統(tǒng)和當前最好研究證據(jù)三要素間的完美結合,從而創(chuàng)造當前最佳實踐的過程。運用這一結構框架組織論證,以《教育管理學》課程為例,在大班額和案例教學兩個變量穩(wěn)定前提下,采取案例教學和循證實踐雙重主線的寫法,分析線上教學、案例教學需求和資源系統(tǒng),展示《教育管理學》大班額線上案例教學循證改進過程,進一步討論案例教學根本問題及其解決辦... 導讀面對新形勢的高位要求,學校文化建設要在已有研究成果和標準化實踐的基礎上再次高階發(fā)力,繼續(xù)助益學校管理水平的提升和校長文化領導力的提高。為此,提出分類管理、分層建設、分步工作三條建議。全文共5924字,閱讀大約需要12分鐘 本刊從不收取任何審稿費、編輯費、版面費《中小學管理》唯一投稿郵箱: zxxgl@zxxgl.com近年來,以學校文化建設為抓手的大規(guī)模學校改進取得了良好成效,普遍提高了... ?Photo by Cheng Qi Huang on Unsplash 我國的教育目的是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引導學生成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shù)臅r代新人。文化強國戰(zhàn)略的實施,意在對內強化文化自信,對外增強文化吸引力。學校教育全面落實教育目的和文化強國戰(zhàn)略,保證了組織文化的先進性和價值高度。從廣義上說,教育立德樹人與學校文化育人含義一致。近十年來... 作者簡介張東嬌,遼寧阜新人,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學校組織文化與學校改進研究。摘 要高質量的學校文化,是慧于中、秀于外、誠于內的文化,包含顯在和隱含的生活方式。利用一目了然的顯性文化,識別理所當然的隱性文化,呈現(xiàn)學校文化全景,對于建設美好教育生活意義重大。與顯性文化相對而言,學校隱性文化指位于盲目區(qū)、隱藏區(qū)和未知區(qū)的那部分內容,其發(fā)生機制是根植于人性、組織和文本... 文章來源:《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22年01期作者簡介: 張東嬌,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授,研究方向為學校文化管理、學校改進.DOI:10.14138/j.1001-4519.2022.01.002311摘 要:這是一項對積累了13年之久、文字發(fā)表量達到300余萬字的研究的元研究,立足于政府、大學、學校三方合作模式,植根于學校文化研究,作用于學校改進實踐。學校文化驅動模型,是以學校文化建設為... 導讀當代學校管理的美學角度日益彰顯,審美已成為與科學、民主、規(guī)范、高效等量齊觀的學校管理取向。作為美學基本要素,善是美的動機,直覺是美的基礎,和諧是美的狀態(tài)。對當代學校管理之善、管理之直覺、管理之和諧進行觀察和討論,既具有管理學意義更具有美學價值。全文共7463字,閱讀大約需要15分鐘 本刊從不收取任何審稿費、編輯費、版面費《中小學管理》唯一投稿郵箱: zxxgl@bjie.ac.cn 當代... 導讀學校文化建設是以學校文化為抓手、優(yōu)化配置學校文化要素、全面驅動學校系統(tǒng)思考和整體改進的一套管理思想和操作框架,包括學校文化建設理論、學校文化建設實踐、學校文化建設工具三個知識模塊。 學校文化建設是由其建設目的、價值取向、途徑和方法構成的組合拳,是以學校文化為抓手、優(yōu)化配置學校文化要素、全面驅動學校系統(tǒng)思考和整體改進的一套管理思想和操作框架。通過學校文化建設,學??梢砸龑熒掷m(xù)樂觀地投入... 摘 要:學校文化是系統(tǒng)思考學校管理的框架和工具,但不是唯一抓手。在學校文化建設從自發(fā)到自覺、從標準化到個性化階段的發(fā)展過程中,出現(xiàn)了“概念叢生”的現(xiàn)象,引發(fā)學校管理研究者和實踐者的擔憂和反思。我們一直穿行在學校管理根本問題和流行問題構成的灌木叢中,企望通過管理逆熵做功獲得、增加確定性和安全感。想擁有叢林,我們得種樹也種草,一棵棵地、一片片地種,努力培育學校文化之樹,成為教育理論叢林的一部分,... 中國教師教育的戰(zhàn)略計劃是:到2035年,教師綜合素質、專業(yè)化水平和創(chuàng)新能力大幅提升,培養(yǎng)造就數(shù)以百萬計的骨干教師、數(shù)以十萬計的卓越教師、數(shù)以萬計的教育家型教師。新時代更需要數(shù)以萬計的優(yōu)秀校長,教育家型教師是優(yōu)秀校長的儲備源和成長搖籃。優(yōu)秀校長需要學習和鍛煉,需要組織和個體共同用力,才能達到卓越勝任水平。在組織層面,教育行政部門領導和推動、大學和專家系統(tǒng)參與、支持校長培養(yǎng)的共同體已經成熟,組織... 學校文化建設的基本路徑是指學校開展文化建設的必要階段、步驟、方法和手段。前一段時間筆者機緣巧合接觸到蘇繡工藝,發(fā)現(xiàn)繡一幅春光四溢的蘇繡《鳳穿牡丹圖》,需要經過準備材料、構圖勾稿、設色配線、選法繡制、成品欣賞五個階段,與學校文化建設的“五步工作法”倒也十分相似,因此腦海中突然蹦出了一個新鮮題目:繡一幅學校文化建設的《鳳穿牡丹圖》!筆者之所以再寫這個爛熟于心的舊話題和用了十余年的老辦法——學校文... 我常常以為這個題目,校長們都知道,我覺得沒什么好講的。??但是我后來終于明白了,??這個題目非常的簡單高級,也有意思。所以,余凱(主任),我還是懂你的。張東嬌,北師大教授、博導 我覺得這樣具體的路徑,校長好像??太需要,我想起在四年前一位校長,??大興的一位校長朋友,曾經連著聽了四場講座,就我一個人講的學校文化師的模型,??好像全國人民都聽過,然后他聽四場之后到學校去做文化建設... 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文化和美好生活是分別出現(xiàn)數(shù)十次的高頻詞,也是勾勒中國藍圖的關鍵詞。文化建設與美好生活高度互動,互相成就。學校文化是學校生活的全部,是學校全體成員共同創(chuàng)造和經營的文明、和諧、美好的生活方式,是學校核心價值觀及其指導下的行為方式和物質形式的總和。學校文化建設是其目的、取向和手段組合之總稱,是指按照學校文化的框架規(guī)劃和實施學校文化管理地圖的過程,回答學校文化到哪里去、為什么和怎... 張東嬌,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院教育經濟與管理系副主任。具體研究領域:校長領導力與勝任力;中小學管理診斷與改進;學校公共關系管理等。尊敬的同仁,非常高興第二次在這里分享!我分享的題目是提升校長的文化領導力。2008年到現(xiàn)在,做學校文化的研究和實踐已經十年,對學校文化的學理層面做了探討,去年分享的題目是關于學校變革。學校變革到中觀的學校文化驅動模式,已經作用于500余所中小學,到微觀的開發(fā)、課例研... 2011年4月文化體制改革會議召開后,一場文化建設運動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文化立校成為時代主流價值取向。但是,在中... 學校管理是一個復雜而又簡單的系統(tǒng)。說它復雜,是因為學校教育及管理涉及眾多變量和影響因素,是社會復雜系統(tǒng)的一部分。說... | 敬文教育研究院--專家專欄 |北京師范大學張東嬌|學校文化建設最新思考——簡言易行:復歸管理的簡單與文化的“苗條”北京師范大學張東嬌教授照片學校管理是一個復雜而又簡單的系統(tǒng)。說它復雜,是因為學校教育及管理涉及眾多變量和影響因素,是社會復雜系統(tǒng)的一部分。說它簡單,是因為學校只需要做一件事——培育和陪伴學生健康成長,這是教育的道德目的。學校文化管理和建設就是要創(chuàng)造能夠實現(xiàn)這一目的的舒適的文化... 學校文化建設和內涵發(fā)展之路頗多艱辛。筆者撲進中小學學校文化建設及其改進領域近十年,聽了上千節(jié)課,做了上百節(jié)課堂觀察和課例研究,構建了學校文化驅動模型和學校文化管理理論體系,診斷了幾百所學校文化建設狀況,參與了100多所學校文化建設方案的撰寫與協(xié)商,見證了學校文化生長的艱辛與奇跡。筆者曾撰文指出學校文化建設存在邏輯難自洽、概念不操作、說做兩張皮的問題。這三大問題直接導致學校文化中空、內虛和外散... 編者按學校文化建設是學校持續(xù)發(fā)展和改進的必由之路,學校文化評估是對學校發(fā)展的檢驗和指導。為落實《北京市“十二五”時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推進學校文化建設,北京市教育委員會于2013年啟動了中小學學校文化示范校建設與評估活動, 2014年的任務是引導200所中小學學校文化建設及其評估活動,委托北京師范大學學校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張東嬌教授主持該項目。在北京市教委基礎教育一處的直接領導和參與下,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