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文化戰(zhàn)略策劃體系中所指稱的教育理念,是學校依據(jù)自身辦學的核心價值觀而對教育活動內在規(guī)律的認識與解讀,是對教育行為特有的基本態(tài)度,是從事教育活動的信念。它是在本校語境中思考和回答教育究竟是什么、應當怎樣、它有什么價值、如何更好地實現(xiàn)它的價值等問題過程中形成的一種觀念,而這種觀念具有根本性和堅定性。教育理念決定著學校教育的方向和方法,決定著學校的前途。
學校的教育理念需要通過傳播而讓校內外公眾識記和認同,因此在設計教育理念時不可能面面俱到、長篇大論,把想表達的教育思想和盤托出。這就要求我們從本校的核心價值追求出發(fā),選取一個最想表達的、也最能夠明確展示本校教育追求的視角,將教育理念簡潔、清晰而又富有個性地呈現(xiàn)出來。
以下便依據(jù)筆者多年來所策劃的學校文化案例,對教育理念凝練的若干思路做一介紹。
從教育理想切入
一所學校的教育理想,就是學校成員在本校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下對教育美滿形態(tài)的向往與追求。理想是對現(xiàn)實的超越,人只有不滿足于現(xiàn)實,才會去追求更加美好的未來。學校實現(xiàn)教育理想的過程,就是不斷把理想變成現(xiàn)實的過程,就是不斷創(chuàng)造學校輝煌的過程。以教育理想作為學校的教育理念,可以幫助教師們確立面向未來的教育信仰,有利于激勵管理者以有容乃大的胸懷和高屋建瓴的眼光來決策學校事務,有利于激勵廣大教師以志存高遠的眼光和矢志不渝的追求來完善自我、奉獻學校。而這一切,正是學校發(fā)展的根本動力。
【案例】上海市曙光中學教育理念:學業(yè)與生活合一,教育與生命相融。
曙光中學始創(chuàng)于1927年,由中共早期黨員、革命烈士李主一等老一輩革命家創(chuàng)辦,是中共奉賢第一個黨支部和奉賢縣委的誕生地,是奉賢革命的紅色搖籃。學校建校伊始即取名“曙光”,寄寓了老一輩革命家尋求國家和民族美好未來的理想,這份理想在曙光中學代代傳承。今天,站在歷史、現(xiàn)實與未來的結合點上,我們?yōu)閷W校提出了“沐曙光,循大道”的核心價值觀,意為敬仰革命先輩的光輝思想,弘揚學校的光榮傳統(tǒng),潛心探求辦學之道、為師之道、成人成才之道,將先輩前賢在曙光這塊圣地上播灑的陽光鋪展成無限的豐富與燦爛。由此出發(fā),我們又提出了“學業(yè)與生活合一,教育與生命相融”的教育理念。
這里的“學業(yè)”是指廣義的讀書學習;這里的“生活”包含廣泛的社會實踐?,F(xiàn)代教育認為,生活是人生存和發(fā)展所進行的各種活動,學習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吧罴唇逃?,生活和實踐無處不在、無時不變,讀書學習也必須與現(xiàn)實生活和社會實踐密切關聯(lián)、緊密結合、高度統(tǒng)一。學生既要向書本學習又要向實踐學習,既要善讀有字書也要會讀無字書,讀活書,活讀書,才能成為有用之才。學業(yè)與生活、學習與實踐是一種終身教育,是與人生共始終的教育。學業(yè)與生活合一,是為學之道,也是施教之道。
這里的“教育”是指廣義的學校教育,包含學校培養(yǎng)人的一切物質形態(tài)和行為方式;這里的“生命”既指物質生命也指精神生命。學校教育理應懷著對生命的敬畏和尊崇,以熱切而理性的思索追尋教育的本真,將生命融于教育,讓教育成為生命的詩意存在,凸現(xiàn)生命的靈動、自由和獨特,并以此漸臻生命的完滿與幸福?!吧逃笔乾F(xiàn)代教育的重要理念,其要義是以生命為核心,以教育手段,倡導認識生命、熱愛生命、珍惜生命、享受生命、提升生命質量、獲得生命價值。教育是基于生命的事業(yè),生命教育就是人性教育。教育與生命相融,是人性之道,也是教育之道。
“學業(yè)與生活合一,教育與生命相融”本是教育的題中之義,但由于現(xiàn)行教育在很大程度上違背了自身規(guī)律,使得我們與它漸行漸遠。今天提出這樣的理念,既是為理想的教育確立標桿,也是期待回歸教育本義。
從培養(yǎng)目標切入
學校培養(yǎng)目標是教育目的在本校的具體化,是學校對學生經(jīng)過教育而達到的理想狀態(tài)的預期。嚴格地說,它也屬學校教育理想,但它是將這種理想具化在了對學生的期望上。從培養(yǎng)目標的角度確立學校的教育理念,可以使老師們更好地明確工作指向,聚焦教育內容。其信念化的結果,會大大提高教職員工承擔責任和修正個人行為的自覺性,從而主動關注學生和學校前途,更加深入地追尋教育的真諦,從而使學校的辦學指向更明確,教師的工作精力更集中、團隊精神更強。
【案例】蘇州工業(yè)園區(qū)第六中學教育理念:育成人美德,蘊成才美志。
我們基于對蘇州園區(qū)六中歷史和周邊生態(tài)的考察,結合對“美”的教育意涵的深入理解,博采賢智、審時度勢,在學校新一輪建設中提出將“美”作為特色化辦學的邏輯起點,將崇美、修美、彰美、創(chuàng)美當作學校高位發(fā)展的神圣使命,并設計了“育成人美德,蘊成才美志”的教育理念。
育成人美德,指致力于使學生全面發(fā)展、學有所成,具備成為合格學生之美好品行。這是園區(qū)六中教育的基本追求,是教育的著力點。蘊成才美志,指致力于使學生個性化發(fā)展、學有所長,具備成為優(yōu)秀學生之美好志向。這是園區(qū)六中教育的理想追求,是教育的著眼點。這個理念既源于學校“美美與共”的核心價值觀,也契合初級中學培養(yǎng)目標的定位。
從教育原則切入
教育原則是根據(jù)教育目的、反映教育規(guī)律而制定的指導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它應貫徹于教育的全方位和全過程。學校教育的內容和路徑方法豐富多樣,但只要我們明確了教育的一定之規(guī),就可以萬變不離其宗,保證學校教育追求的有效落實。
【案例】四川省德陽市第五中學教育理念:博喻。
我們?yōu)榈玛栁逯写_立的核心價值觀就一個字:“博”。博,展示了學校博愛眾生、海納百川的大氣象,表明了學校博貫古今、承前啟后的大智慧,體現(xiàn)了學校博覽天下、誓為人先的大境界。
博喻,原意為廣泛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可引申為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等。它不僅體現(xiàn)為豐富的、靈活的教學手段,更體現(xiàn)為積極的、負責的教育態(tài)度,它是指向于所有教師的所有教育行為的基本準則?!抖Y記·學記》有云:“君子知至學之難易,而知其美惡,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為師……”由此可見博喻是基本的育人之道。
以“博喻”為教育理念,是對德陽五中辦學核心價值觀的具體貫徹,也符合對教師的普遍要求。無論是從事德育、教學還是其他教育工作,只要我們秉持積極負責的態(tài)度,善用豐富靈活的方法,就一定能夠達成教育目標,實現(xiàn)教育理想。
從教育要略切入
學校的教育理念既可以回答教育“是什么”、“為什么”的問題,也可以回答“怎么辦”的問題。教育要略就是“怎么辦”的解決方案,它是指從學校的實踐中高度概括出來的、為解決關鍵問題或提升核心發(fā)展力而需著重實施的教育策略。在學校所有工作中要抓住主要矛盾,也就是重點做好那些能促使學校迅速上位的關鍵工作,再以綱舉目張之勢帶動學校全局性工作的進步。
【案例】南京市東廬中學教育理念:在教學雙元合一的基礎上追求教育之多元融通。
東廬中學多年來形成了以“講學稿”為主要載體的“教學合一”的教學模式,并享譽國內。為謀求更高品位的發(fā)展,我們?yōu)閷W校提出了在教與學雙元合一的基礎上追求教育之多元融通的構想,把構建“合融教育”體系當做學校教育的重中之重?!昂先凇敝逃砟钜褦U展至學校教育的多元要素,包括教育目標、教育內容、教育的組織形式與手段、教育評價等全過程,以及對學生、對教師、對學生家長、對社區(qū)等全方位。它是學校所有教育教學行為的基本策略?!昂先诮逃崩砟畹膬群饕幸韵路矫妫汉先海褪且e極參與群體生活,樂與他人交往,樂向他人學習;合作,就是要與他人在生活上相互關心,在工作或學習中相互協(xié)作,共同提高;合享,就是共同享有合作后的成果,共同分享努力后的喜悅;合榮,即把學校發(fā)展的重大突破、重要榮譽視為集體的光榮、全員的光榮,并涵蓋社區(qū)、校友、各界朋友、各級領導。合群、合作、合享、合榮,是前后銜接、層層遞進的四個環(huán)節(jié),共同構成“合融教育”的完整流程。